| | | | |
已有0網(wǎng)友參與糾錯(cuò)
[原創(chuàng)]民勤方言俗語探源 作者:吳開華
? ?俗語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口頭流傳的一種通俗語言。其最大的特點(diǎn)是通俗性、適應(yīng)性和地域性。
? ?俗語充滿了真知灼見,揭示客觀事理,是廣大勞動人民生活智慧與經(jīng)驗(yàn)的結(jié)晶,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很強(qiáng)的語言表現(xiàn)力。它不僅“摭千古之慮,成一家之言”,而且是“逸文不墜于世,奇言不絕于今”,去雅取俗,口傳心授,流傳極廣。它在歷史上名稱繁多,如邇言、俚語、俗言、俗諺、諺語、直語、鄙語、善言、常語、鄙言等等。
民勤方言中存有大量的俗語,言簡意賅,寓意深刻,比喻形象,鮮明生動!睹袂诳h志·方言》有所收集,但只是鳳毛麟角,且對其出處語焉不詳。下面就民勤方言中的一些俗語的來源出處,做簡單舉證,供大家了解民勤俗語之典故,并依此進(jìn)一步了解民勤方言體系構(gòu)成的基因。
1、吃著碗里的,看著鍋里的。
你要愛他,不值什么,我拿平兒換了他來好不好?那薛老大也是“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”。(《紅樓夢》十六回)
2、早知今日,悔不當(dāng)初。
你那賊驢,怕你不死!你這斯早知今日,悔不當(dāng)初。(《水滸傳》四十一回)
3、先下手為強(qiáng),后下手遭殃。
那穿紅的想道:“先下手為強(qiáng),后下手遭殃”。 (元關(guān)漢卿《關(guān)大王單刀會》雜劇第三折)
4、一個(gè)巴掌拍不響。襲人道:“一個(gè)巴掌拍不響,老的也太不公些,小的也可惡些。” (《紅樓夢》五十八回)
5、一朝天子一朝臣。
今日結(jié)了崇禎舊局,明年恭請圣上臨御正殿,我們“一朝天子一朝臣”了。(《桃花扇》卷四第三十二出)
6、一人之下,萬人之上。俺老爺當(dāng)今一人之下,萬人之上,不論三臺八位,不論公子王孫,誰敢在老爺府前這等稱呼?趁早靠后。(《金瓶梅》三十回)
7、一人做事一人當(dāng)。一人做事一人當(dāng)豈敢連累父母?(《封神演義》十二回)
8、一個(gè)黃豆十個(gè)屁,十個(gè)黃豆一臺戲。
宸章道:“海味難得,不如多吃黃豆倒好。一個(gè)黃豆十個(gè)屁,十個(gè)黃豆一臺戲呢。”我笑道:“怪不得你們諸位都不知道屁的價(jià)值。”(《冷眼觀》二十四回)
9、一個(gè)鼻孔里出氣。原來王慕維這東西,實(shí)在的神通廣大,金方伯手下的人役都和他是一個(gè)鼻孔里出氣的。(《宦!范兀
10、一嘴吃不成個(gè)大胖子。
小孩子家,漫漫的教導(dǎo)他?墒侨思艺f的:“胖子也不是一口兒吃的。”(《紅樓夢》八十四回)
11、癡心女子負(fù)心漢。
小生救了人,反被害了。自古人云:“癡心女子負(fù)心漢”,今日反其事了。(元王實(shí)甫《西廂記》第三本第四折)
12、一日夫妻百日恩。你道是往日堪憐,到今日更親,可不道一夜夫妻百日恩。我見你便忒認(rèn)真。(元《舉案齊眉》雜劇第二折)
可不道一夜夫妻百日恩,你可便息怒停嗔,你村時(shí)節(jié)背地里使些村對著我合思忖:那一個(gè)雙同叔,打殺俏紅裙?(元關(guān)漢卿《救風(fēng)塵》第三折)
13、一手交錢,一手交貨。
我便先還了你招文袋,這封書,歇三日卻問你討金子,正是“棺材出了,討挽歌郎錢”。我這里一手交錢,一手交貨。你快把來兩相交割了。(《水滸傳》二十一回)
14、半斤八兩。
育王介諶語云,果能一尺還他十寸,八兩原是半斤。(《俗語典》引《五燈會元》)
15、一分錢的一分貨。
一分銅錢一分貨色。唔,一包焦不上十兩銅錢哩,討出啥勾好人物來。(《奢摩他室曲叢·報(bào)恩緣》)
16、一代不如一代。
這也是小事,更有一件大事:誰知這種鐘鳴鼎食的人家兒,如今養(yǎng)的兒孫,竟一代不如一代了。(《紅樓夢》二回)
17、一問三不知。
一個(gè)是拿定了注意,“不干己事不張口,一問搖頭三不知”,也難十分去問他。(《紅樓夢》五十五回)
18、一年不如一年。
誰知從此以后,田上的租米,一年不如一年了。(《黑籍冤魂》)
19、頭回生,二回熟。
《通俗常言疏證·交際》引《夢筆生花·杭州俗語》:一遭生,兩遭熟。民勤多言“頭回生,二回熟”!缎咽酪鼍墏鳌范寤兀赫堖^狄員外來白話賞雨,真是“一遭生,兩遭熟”,越發(fā)成了相知。
20、一肚子鬼胎。
我未到宮門,早憂的這頭白。盒子里藏的是儲君,我肚皮里懷的是鬼胎。(元《抱妝盒》雜劇第二折)
崔生雖然得了些甜頭,心中尚是懷著個(gè)鬼胎,戰(zhàn)兢兢的只怕有人曉得。(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三)
21、一塊石頭落了地。
月娘眾人一塊石頭才落了地,好好安撫他睡下,各歸房歇息。(《金瓶梅》十九回)
余二先生一塊石頭落了地,寫信約哥回來。(《儒林外史》四十五回)
張姑娘聽了這話,心里先一塊石頭落了地了。(《兒女英雄傳》十二回)
22、一報(bào)還一報(bào)。
正是:一報(bào)到頭還一報(bào),始知天網(wǎng)不曾疏。(《隋唐演義》四十回)
把這廝綁了,五車裂了,可與俺李存孝一報(bào)還一報(bào)。(元關(guān)漢卿《哭存孝》第四折)
23、一把屎,一把尿。
《綴白裘·金鎖記·思飯》:記得小時(shí)節(jié),一把屎一把尿,抱大子俚。今日拿是介光景。
24、一步三回頭。
《通俗編·行事》引杜甫詩:“三步回頭五步坐”。民勤謂“一步三回頭”。
拿住的請功受賞,但人家不許窩藏,卻叫俺走一步一回頭,望著俺爹和娘,走得俺筋舒力乏。(元施惠《拜月亭記》第七出)
25、一步走錯(cuò),步步錯(cuò)。
當(dāng)時(shí)若是劉公允了,卻不省好些事體。止因執(zhí)意不從,到后來生出一段新聞,傳說至今。正是:只因一著錯(cuò),滿盤皆是空。(《醒世恒言》卷八)
26、一宗又一宗。
真他媽的,我是什么時(shí)氣兒,一宗不了又一宗。(《三俠五義》二十五回)
27、一是一,二是二。
就是見了珠子,有錢則買,無錢便罷。一則一,二則二,隨你好漢,動他分毫不得。(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六)
28、一竿子插到底。
我爹娘當(dāng)初把我嫁王押司,只指望一竿子打到底,誰想半路相拋。ā端疂G傳》四十五回)
29、一客不煩二主。
西門慶道:“一客不煩二主,就安上老馮罷。”(《金瓶梅》
悟空道:“一客不犯二主,若沒有,我也定不出此門。”(《西游記》三回)
30、一分錢難倒英雄漢。
見《鄉(xiāng)言解頤·物都》
便是俗語說得好,一文錢難倒英雄漢。(《兒女英雄傳》十九回)
31、一碗水往平處端。
別著急,他慪你呢。我一碗水往平處端。論情理,人家可也真委屈些兒。(《兒女英雄傳》二十六回)
32、三十年河?xùn)|,四十年河西。
大先生,三十年河?xùn)|,三十年河西,就象三十年前,你二位府上何等氣勢,我親眼看見的。而今彭府上、方府上,都一年盛似一年。(《儒林外史》四十六回)
又見河北《昌黎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人民志》(1933年版)、河北《灤縣志·人民志》(1936年版)
33、丁是丁,卯是卯。
明兒有了事,我也丁是丁,卯是卯的,你也別抱怨。(《紅樓夢》四十三回)
銀錢大事,再比小侄年紀(jì)輕的人,他也會丁是丁、卯是卯的。(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四十三回)
34、人不人,鬼不鬼。
萬一人不象人,鬼不象鬼,倒把個(gè)如花似玉的女人挨上門去,送與那丑驢受用,有什么甘心?(《十二樓·拂云樓》四回)
35、人不可貌相。
銀匠是小輩,眼孔極淺,見了許多銀子,別是一番面目,想道:“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。”慌忙架起天平,搬出許多砝碼。(《醒世恒言》卷三)
36、人不得外財(cái)不富。
則我這眼展眉舒,蓋因一由命,二由做。我則要千事足,百事足。常言道:馬無夜草不肥,人不得外財(cái)不富。(元鄭庭玉《后庭花》雜劇二折)
37、人心要實(shí),火心要虛。
見河北《南皮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歌謠》(1932年版)
38、人心都是肉長的。
花媛媛的娘道:“大少,人心是肉做的!你春天來做我們媛媛的時(shí)候,還是個(gè)小先生;如今……”(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三十四回)
又見河北《清河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方言》
39、人心隔肚皮。
萬丈深潭終有底,只有人心不可量;⒈豢沈T,人心隔肚皮。(《說岳全傳》四回)
又見河北《南皮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歌謠》:“人心隔肚皮,做事兩不知。”
40、人無千日好。
常言道:“人無千日好,花無百日紅”,哥哥自出外去當(dāng)官,不管家事,必然嫂嫂見我做了這些衣服,一定背后有說話。又見我兩日不回,必有人搬弄口舌,想是疑心,不做買賣。(《水滸傳》四十四回)
41、人平不語,水平不流。
[生扮值殿將軍上]:人平不語,水平不流。自家值殿將軍彌明是也。(《綴白裘·八義記·撲犬》
又見河北《昌黎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人民志》(1933年版)
42、人在人情在。
后來秦鳳自焚而死,秦母亦相繼而亡。所有子孫不知娘娘是何等人。所謂“人在人情在,人亡兩無交。”(《三俠五義》十五回)
不是怕他們疑心,我為的是“人在人情在。”(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五十二回)
43、人爭一口氣。
人爭一口氣,佛受一爐香。你去與他陪過不是兒,天大事都了。(《金瓶梅》七十六回)
44、人死不能復(fù)生。
花一離枝再不能上枝,枝一去干,再不得附干,如人死不可復(fù)生,刑不可復(fù)贖;ㄈ裟苎裕M不悲泣。(《醒世恒言》卷四)
45、人死如燈滅。
人死如燈滅,這幾年知道他往哪里去了!此是你病得久,神虛氣弱了,哪里有什么邪魔魍魎,家親外祟?(《金瓶梅》六十二回)
46、人有臉,樹有皮。
姐姐剛才就埋怨起俺每來,正是冤殺旁人笑殺賊!俺每人人有臉,樹樹有皮。姐姐那等說來,豈不俺每成日把他迷著?(《金瓶梅》七十六回)
47、人窮志短,馬瘦毛長。
人貧志短,馬瘦毛長。(《五燈會元》)
所謂人窮志短,我哪里敢和他較量,只索避了。(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四十一回)
48、人往高處走,水往低處流。
見河北《清河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方言》(1934年版)
49、人急了懸梁,狗急了跳墻。
李令真要尋死了,同寅面上很不好看。“狗急跳墻,人急懸梁”,這也不能一定保得住的。(吳研人《糊涂世界》卷一)
50、人是衣妝,馬靠鞍掌。
張權(quán)將廷秀打扮起來,真?zhèn)人是衣妝,佛是金妝,廷秀穿了一身華麗衣服,比前愈加豐采。(《醒世恒言》卷二十)
51、人善被人欺,馬善被人騎。
自古人善得人欺,馬善得人騎,便是如此。(《金瓶梅》七十六回)
又見河北《清河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方言》(1934年版)
52、人勤地不懶。
見河北《滄縣志·禮俗》(1933年版)
53、兒子是自己的好,老婆是人家的好。
舊說,人總認(rèn)為自己的子女好,護(hù)犢子。《禮記·大學(xué)》:人莫知其子之惡,莫知其苗之碩。
54、兒不嫌母丑,狗不嫌家貧。
兒不嫌母丑,犬不嫌主貧。我員外不知為何把小官趕將出去。(《殺狗記》十六折)
又見河北《南皮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歌謠》(1932年版)
55、兒孫自有兒孫富。
月過十五光明少,人到中年萬事休。兒孫自有兒孫富,莫為兒孫作遠(yuǎn)憂。(元關(guān)漢卿《蝴蝶夢》雜劇楔子)
常言道,兒孫自有兒孫富,[云]兒女是金枷玉鎖,歡喜冤家。(元馬致遠(yuǎn)《任風(fēng)子》雜劇第二折)
56、八字還沒有一撇。
《通俗編·數(shù)目》:《朱子與劉子澄書》,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,人自不領(lǐng)會。今“八字還不見一撇”,因于此語。
57、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
古人說:“大事化小,小事化為沒事”,才是個(gè)興旺之家。若沒點(diǎn)事故,因些意氣,就嚷鬧起來,還成什么體統(tǒng)?(《廿載繁華夢》九回)
58、大難不死,必有(厚)后福。
古人云:“大難不死,必有厚祿”,況兼這些鷹鳥保佑著他,長大來,必定做官。(《說岳全傳》二回)
59、大海里撈針。
媳婦們只得答應(yīng)出來,相視而笑,都說是:“大海里哪里撈針去?”(《紅樓夢》六十回)
60、大魚吃小魚,小魚吃蝦米。
俗語說的好:“大魚吃小魚,小魚吃蝦子”,原是一肩到一肩。(李伯元《活地獄》楔子)
61、大眼瞪小眼。
眾人拉他不住,拍著笑著,直走到集上去了。眾人大眼望小眼,一齊道:“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。”(《儒林外史》三回)
又見《夢筆生花·杭州俗語》:“大眼看小眼。”
62、三分像人,七分像鬼。
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樹皮,三分象人,七分似鬼,我直憑地晦氣。ā端疂G傳》二十四回)
他們要嫁我的人,七長八短,三分不象人,七分倒象鬼。(《陳公案》十八回)
63、行行出狀元。
俗話說兒的,行行出狀元。(《兒女英雄傳》十一回)
64、三年不上門,當(dāng)親也不親。
沙和尚笑道:“哥啊,常言道,‘三年不上門,當(dāng)親也不親’哩,你與他相別五六百年,又不曾往還杯酒,又沒個(gè)節(jié)禮相邀,他哪里認(rèn)什么親耶?” (《西游記》四十回)
65、與人方便,自己方便。
《俗語典》引《客座贅語》,謂南都中閭常諺往往有粗俚而有味者,舉“與人方便,自己方便”句。
古人說,與人方便,自己方便,小子起初說,到頭原是自周全。(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五)
66、聽君一席話,勝讀十年書。
《程伊川語錄》:古人有語曰,共君一夜話,勝讀十年書。若一日有所得,何止勝讀十年書耶?
67、小樹要砍,娃娃要管。
見河北《徐水縣志·風(fēng)土記·歌謠》(1932年版):“小樹要砍,小孩要管;小時(shí)不管,大了現(xiàn)眼。”
68、上門的買賣好做。
老妖道:“不要出去,把前門關(guān)了。他兩個(gè)化齋來,一定尋師父吃;尋不著,一定尋著我門上。常言道:‘上門的買賣好做。’且等慢慢地捉他。”(《西游記》二十八回)
69、上不了臺面。
這老三還是這么“毛腳雞”似的。我說你上不得臺盤!——趙姨娘平時(shí)也該教導(dǎo)教導(dǎo)他。(《紅樓夢》二十五回)
70、上天無路,入地?zé)o門。
壞了百姓人家房屋,殺害良民,倒結(jié)果了我一家老小,閃得我如今上天無路,入地?zé)o門,我若尋見那人時(shí),直打碎了這條狼牙棒便罷。ā端疂G傳》三十四回)
71、上氣不接下氣。
《通俗常言疏證》引《玉搔頭》雜。喝f歲,你這樣會跑馬,把臣等趕得上氣不接下氣。又引《蜃中樓》:“我們吹得上氣不接下氣,口涎連著鼻涕。
72、腳底下使絆子。
河北《徐水縣志·風(fēng)土記·歌謠》(1932年版):“嘴里說好話,腿下使絆腳。”
73、上梁不正下梁歪。
上梁不正下梁歪,你若是個(gè)好的,小老婆敢同你打架嗎?(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四十回)
只家中大小,把你也不著在意哩,正是上梁不正下梁歪。ā督鹌棵贰范寤兀
74、山中無老虎,猴子稱霸王。
靠著老子做過上海道,在城里面“山上無老虎,猴子稱霸王”,弄慣了的脾氣。(《冷眼觀》十四回)
75、千不是,萬不是。
他方才說的話,一毫也不假?龋∏Р皇,萬不是,是我自家的不是!當(dāng)初不該教他做什么詩。ā毒Y白裘·風(fēng)箏誤》)
76、千里做官,為的吃穿。
千里為官只為財(cái),這個(gè)錢也是他們做老爺?shù)膽?yīng)該要的。(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十七回)
千里為官只為財(cái)。只要有錢到手,官還要他做什么呢?(《中國現(xiàn)在記》二回)
77、久賭無贏家。
俗語說的好,“久賭無勝家”。大哥勸你的好話,你還不聽說,拿話堵他。(《三俠五義》九十四回)
78、習(xí)慣成自然。
《孔子家語·七十二弟子解》:“少成則若性也,習(xí)慣若自然也。”
俗語說的:習(xí)慣成自然,我們看他雖覺異樣,無如他們自古如此。(《鏡花緣》三十二回)
79、女大不中留。
夫人得好休,便好休,這其間何必好追求?常言道:“女大不中留”。(元王實(shí)甫《西廂記》第四折)
怪不得女大不中留,你如今六旬左右,可不道中年萬事休,舊恩愛一筆勾,新夫妻兩意投,枉叫人笑破口。(元關(guān)漢卿《竇娥冤》雜劇第一折)
80、張嘴求人難。
非奴苦要孝名傳:正是,上山擒虎易,開口求人難!我求乞往何方去也。(《綴白裘·琵琶記·剪發(fā)》
81、五百年前是一家子。
他道是洛陽人氏,姓劉名均佑?刹坏酪话銟渖嫌袃砂慊,五百年前是一家。即使關(guān)著我這心呵。兀那劉均佑,我有心待認(rèn)義你做個(gè)兄弟,不知你意下如何?(元鄭庭玉《忍字記》雜劇楔子)
82、不見棺材不落淚。
咱如今將理與他說,不見棺材不下淚,他必然不肯。(《金瓶梅》九十八回)
83、不死也帶傷。
若論高強(qiáng),鞭著處便不死十分地也帶傷,也是青天會對當(dāng)。(元尚仲賢《尉遲恭三奪槊》雜劇第二折)
84、不問青紅皂白。
朱三是個(gè)經(jīng)紀(jì)行中人,只要些小便宜,哪里還關(guān)青紅皂白?(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)
85、不孝有三,無后為大。
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不孝有三,無后為大。舜不告而娶,為無后也。”
86、不怕慢,就怕站。
見河北《南皮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歌謠》(1932年版)
87、不受苦中苦,難做人上人。
但只是“掃除心上垢,洗凈耳邊塵。不受苦中苦,難做人上人”。你莫生憂慮,但有老孫,就是塌下天來,可保無事。(《西游記》三十二回)
88、不知天高地厚。
不知天有多高,地有多厚。(《紅樓夢》六十八回)
89、不到黃河心不死。
這種人不到黃河心不死。現(xiàn)在橫豎我們總不落好,索性給他一個(gè)一不做,二不休。(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十七回)
90、不看僧面看佛面。
奉勸世人,切須謹(jǐn)慎!正是:不看僧面看佛面,休把淫心雜道心。(《醒世恒言》卷十五
大官人,莫奈何,不看僧面看佛面。(《金瓶梅》十四回)
91、不是一家人,不說兩家話。
見河北《灤縣志·人民志》(1936年版)
92、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。
不聽老人言,定有凄惶處。(《醒世姻緣傳》三回)
又見河北《灤縣志·人民志》(1936年版)
93、不管三七二十一。
老媽們心性,見了一百千,算來不虧了本,隨他女兒短長,也不在他心上,不管三七二十一,歡歡喜喜自出去了。(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七)
94、天下烏鴉一般黑。
天下老鴰一般黑,豈有兩樣的?(《紅樓夢》五十七回)
又見河北《灤縣志·人民志》(1936年版):“天下老鴰一般黑,哪家煙囪不冒煙?”
95、天塌下來有高個(gè)子頂哩。
常言道:“天塌下來,自有長的撐住。”凡事有愚兄在前,賢弟休得過慮。(《醒世恒言》卷七)
96、無官一身輕。
《東坡居士集》:賀子由生第四孫詩:“無官一身輕,有子萬事足。”
97、無債一身輕。
《通俗常言疏證》引《東坡居士集》:賀子由生第四孫詩:“無官一身輕,有子萬事足。”按,今人諺語,引做“有子萬事足,無債一身輕。”
98、日有所思,夜有所夢。
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神遇如夢,形接為事。故晝想夜夢,神形所遇。”
99、中看不中吃。
你這老兒忒也沒眼色!絲那俊刮些兒的,叫做中看不能吃。想我老孫雖小,頗結(jié)實(shí),皮里一團(tuán)筋哩。(《西游記》二十回)
100、牛不吃水往角叉里按哩。
鴛鴦道:“家生女兒怎么樣?‘牛不吃水強(qiáng)按頭’嗎?我不愿意,難道殺我的老子娘不成?”(《紅樓夢》四十六回)
101、火到豬頭爛。
自古“錢到公事辦,火到豬頭爛”。只要破些銀子,把這枕箱買了回來,這事便罷了。(《儒林外史》十三回)
102、火燒眉毛,只顧眼下。
但因要救舅兄,不得已做了一個(gè)“火燒眉毛顧眼前”之計(jì),實(shí)是無可奈何。(《鏡花緣》三十五回)
正是火燒眉毛,只顧眼下。(《禪真逸史》一回)
103、再丑的媳婦也得見公婆。
丑媳婦總得要見公婆的,索性我自己招罷。(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十六回)
104、左也不是,右也不是。
只見他又把個(gè)頭兒搖兩搖。天師道:“左不是,右不是,還要些什么意思?”(《三寶太監(jiān)下西洋》十九回)
105、左眼跳了來財(cái)哩,右眼跳了挨捶哩。
我陳虎,來到這窩弓峪里,怎么那眼皮兒連不連的只是跳,也不知是跳財(cái)還是跳災(zāi)。你看后面慌慌張張趕上來的是什么人?(元張國賓《合汗衫》雜劇第四折)
106、功到自然成。
且自放心前進(jìn),還你個(gè)“功到自然成”也。(《西游記》三十六回)
河北《滄縣志·禮俗》:“鐵打房梁磨繡針,功到自然成。”
107、打人不打臉,罵人不揭短。
你打人休打臉,罵人休揭短。有勢休要使盡了,趕人不可趕上。ā督鹌棵贰钒耸兀
108、打開窗子說亮話。
打開天窗說亮話,還不是等姓賈的過來盡點(diǎn)心。(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二十七回)
今兒個(gè)推開窗戶說亮話,就不過看上我長得俊點(diǎn)兒,打算弄到手,做個(gè)會說話的玩意兒罷了。(《孽;ā肥兀
109、打腫臉充胖子。
《涇諺匯錄》:“打腫臉充胖子。”注:言要虛場面。
110、趕上鴨子上架。
見河北《滄縣志·禮俗》(1933年版)
112、打破沙鍋?zhàn)予罚▎枺┑降住?SPAN lang=EN-US>
葛藤接斷老婆禪,打破沙鍋璺到底。(元吳昌齡《花間四友東坡夢》雜劇第四折)
黃庭堅(jiān)《拙軒頌》有“打破沙盆一問”句。
113、牙打掉往肚子里咽。
寵的那小荷香上頭撲臉,叫他象降賊的一般,打掉牙肚里咽。(《醒世姻緣傳》四十四回)
114、打著燈籠也沒處找。
你要再娶這么一個(gè)媳婦兒,這么個(gè)模樣兒,這么個(gè)性格兒,只怕打著燈籠也沒處找去呢。ā都t樓夢》十回)
115、龍生龍,鳳生鳳,老鼠的娃娃子會打洞。
《通俗編》卷二十九引《普燈錄》:巳庵深云,龍生龍,鳳生鳳,老鼠養(yǎng)兒沿屋棟。
任學(xué)愈《俚謠學(xué)箕·龍生龍》:龍生龍,鳳生鳳,老鼠生得出來會打洞。
116、好占便宜愛吃虧。
只是為人不要討了小便宜,討了小便宜,就要吃大虧。(《隋唐演義》十回)
又見河北《清河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方言》:“占小便宜受大害。”
117、叫人笑掉了大牙。
笑倒了山翁老傻瓜,為什的大笑哈哈。功名不入漁樵話。呀!打鼓弄琵琶,睡著唱楊家。用盡你機(jī)關(guān),笑掉了我的牙。(明馮惟敏《河西六娘子》)
118、只認(rèn)錢,不認(rèn)人。
如今人則敬衣衫不敬人,不由我只共錢親人不親。(元《忍字記》雜劇楔子)
119、只有千日作賊的,哪有千日防賊的。
但是俗語說的話:“只有千日作賊的,哪有千日防賊的”,天長日久,總有疏懈的時(shí)候。(《中國現(xiàn)在記》七回)
120、白刀子進(jìn)去,紅刀子出來。
只休要撞到我手里,我叫他白刀子進(jìn)去,紅刀子出來。(《金瓶梅》二十五回)
你每日殺豬的營生,白刀子進(jìn)去,紅刀子出來,閻王也不知叫判官在簿子上記了你幾千條鐵棍。(《儒林外史》三回)
不和我說別的還可;再說別的,咱們白刀子進(jìn)去紅刀子出來。ā都t樓夢》七回)
121、生米已成熟飯。
就是嬸子,見“生米做成熟飯”也只得罷了。再求一個(gè)老太太,沒有不完的事。(《紅樓夢》六十四回)
須知生米已成熟飯,仗著這匹夫之勇是不能成事的。(《痛史》七回)
122、禮多人不怪。
我見了他們,疑心他們是衛(wèi)里的司官老爺才從衙門里下來,他們做京官的是不好得罪的。橫豎“禮多人不怪”,多做兩個(gè)揖算得什么!(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三十一回)
123、半截身子入土。
桃符仰視艾人而罵曰:“汝何等草芥,輒居我上!”艾人俯而應(yīng)曰:“汝已半截入土,猶爭高下乎?”(蘇軾《東坡志林》卷十二)
124、出頭的椽子先爛。
自古沒個(gè)不散的宴席,出頭的椽子先朽爛。(《金瓶梅》八十六回)
125、有后娘就有后爹。
《通俗常言疏證·家族》引《俗語雜對》:討了晚娘,就有晚爹。
河北《滄縣志·禮俗》:有了后娘就有后爺。
126、好借好還,再借不難。
老孫可是那當(dāng)面騙物之人?這叫做“好借好還,再借不難”。(《西游記》十六回)
河北《南皮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歌謠》:“勤借勤還,再借不難。”
127、有錢能使鬼推磨。
常言道:“有錢能使鬼推磨”,我們不少的是銀子,拼得將來買上買下,再央一個(gè)鄉(xiāng)官在太守處說了人情,婚約一紙,只須一筆勾銷。(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)
128、死了也閉不上眼睛。
陶謙泣下曰:“君若舍我而去,我死不瞑目矣。”
129、在家千日好,出門一日難。
諸兄是做豪杰的人,豈不知:在家千日好,出門片時(shí)難。六月里山東趕到長安,兵部衙門掛號收批回,就耽誤了兩個(gè)月,到八月十五才領(lǐng)了批。(《隋唐演義》十回)
130、吉人自有天相。
吉人自有天相,驚不至于喪身。萬一有甚不測,后事俱在我身上。(《石點(diǎn)頭·侯官縣烈女殲仇》)
131、耳朵是棉花做的。
放他出門卻不是完全之策,劉公耳朵原是棉花做的,就依著老婆忙去叮囑張六嫂不要泄露。自古道,若要不知,除非莫為。(《醒世恒言》卷八)
132、當(dāng)局者迷,旁觀者清。
自家有過,人說要聽,當(dāng)局者迷,旁觀者清。(明呂坤纂《續(xù)小兒語》)
正是當(dāng)局者迷,旁觀者清,雖故席上眾人,到不曾看出來,卻被他向窗隙燈影下,觀得仔細(xì)。(《金瓶梅》二十四回)
133、當(dāng)著矬人,不說短話。
愿意不愿意,你也好說,犯不著扯三拉四的。俗話說得好“當(dāng)著矬人,別說短話。”(《紅樓夢》四十六回)
134、吃不了兜著走。
你安下人攔住他漢子在院里過夜,卻這里要他老婆,我叫你吃不了兜著走!(《金瓶梅》十三回)
135、吃軟不吃硬。
這是東翁不會,大凡夫人家吃軟不吃硬,你只要和顏悅色,慢慢地說得他回心轉(zhuǎn)意,自然就可以討得。(《黑籍冤魂》二十一回)
136、此處不留爺,自有留爺處。
張貴妃權(quán)寵,沈后經(jīng)半年不得御。陳主當(dāng)御沈后處,暫入即還謂后曰:何不見留?贈以詩云:留人不得人,不留人也去,此處不留人,會有留人處。(《平陳錄》)
137、師父領(lǐng)進(jìn)門,修行在個(gè)人。
見河北《南皮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歌謠》(1932年版)
138、忙家不會,會家不忙。
這大圣正是會家不忙,忙家不會,理開鐵棒,使一個(gè)“烏龍?bào)@地勢”,撥開鋼叉,又照頭便打。(《西游記》二十一回)
139、嚇得三魂掉了兩魂。
眾親鄰正歡娛,語笑頻。我則見兩個(gè)喬人引定個(gè)紅裙。驀入堂門,唬得俺三魂掉了二魂。哎,兒也,便做道你不慌呵,我最緊。(元秦簡夫《東堂老》雜劇第四折)
140、光棍不吃眼前虧。
要想同他反對幾句,又因?yàn)樗窒氯颂啵渍Z叫光棍不吃眼前虧,我就悄悄的走來了。(《冷眼觀》二十四回)
141、清官難斷家務(wù)事。
《通俗編·俚語集對》:清官難斷家務(wù)事,光棍不吃眼前虧。
142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你也是個(gè)明白人,何必做“司馬牛之嘆”?你才說的也是,“多一事不如省一事”。(《紅樓夢》四十五回)
143、多則半月,少則十天。
更不然,兩邊伏兵困住他在里面,多則半月,少則十天命必休矣。此計(jì)如何?(《英烈傳》四十一回)
144、自家有過,要聽人說。
自家有過,人說要聽,當(dāng)局者迷,旁觀者清。(明呂坤纂《續(xù)小兒語》)
145、先小人,后君子。
如今先小人后君子。先把房錢講定后好算帳。(《西游記》八十四回)
咱們先小人,后君子。說明了,我可就給一間的房錢。(《三俠五義》三十二回)
146、殺人不過頭點(diǎn)地。
我本待一刀了卻這廝性命,既是你眾代表代他苦苦哀求,殺人不過頭點(diǎn)地,如今權(quán)且寄下他這顆驢頭》(《兒女英雄傳》十六回)
147、殺人償命,欠債還錢。
哦,可知道殺人償命,欠債還錢。你這般說才是。(元馬致遠(yuǎn)《任風(fēng)子》雜劇第二折)
148、后來者居上。
陛下用群臣,如積薪耳,后來者居上。(《史記·汲鄭列傳》)
149、全憑三寸不爛之舌。
若有人到此,亮借一帆風(fēng),直至江東,憑三寸不爛之舌,說南北兩軍互相吞并。(《三國演義》四十二回)
憑著你三寸不爛之舌,休惱我三尺無情鐵。(《綴白裘·三國志·刀會》)
150、羊毛出在羊身上。
羊毛出在羊身上,等姓賈的再出兩個(gè),把這件事平平安安過去,不就結(jié)了嗎?(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二十七回)
151、沒吃上羊肉反惹了一身臊。
哎呀,打得我好。我羊肉不得吃,倒惹下一身臊。(《盛明雜劇·男王后》)
若是同人合伙,領(lǐng)了人的本錢,他只要一分八厘行息,我還有幾厘的利錢。他若是要二分開外,我就是“羊肉不曾吃,空惹一身膻。”倒不如不干這刀把兒了。(《儒林外史》五十二回)
152、羊群里跑出個(gè)駱駝。
賈母道:“我不信;不然就是你鬧了鬼了。如今你還了得,‘羊群里跑出駱駝來了’,就只你大,你又會做文章了!”(《紅樓夢》八十八回)
153、衣來伸手,飯來張口。
唐·元稹《放言》五首之二:“酒熟脯糟學(xué)漁夫,飯來開口似神鴉。”
安公子是自幼嬌養(yǎng),衣來伸手,飯來張口的人。(《兒女英雄傳》三十回)
154、江山易改,稟性難移。
看官有所不知,常言說得好,江山易改,稟性難移。那蕭穎士平昔原愛杜亮小心馴謹(jǐn),打過之后,深自懊悔道:“此奴隨我多年,并無十分過失,如何只管將他這樣毒打?今后斷然不可!”(《醒世恒言》卷三十五)
155、觀棋不語真君子。
倘或旁觀的口嘴不緊,遇煞著處溜出半句話來,贏者反輸,輸者反贏,欲待發(fā)惡,不為大事;欲得不抱怨,又忍氣不過。所以古人說得好:觀棋不語真君子,把酒多言是小人。
156、好人不長壽,禍害活千年。
好人不長壽,禍害一千年。(《金瓶梅》七十三回)
157、好馬不吃回頭草。
好馬不吃回頭草,料想延壽寺自然不肯相留,決無再入之理。(《點(diǎn)石頭·乞丐婦重配鸞儔》)
158、好心不得好報(bào)。
只見罪人服侍公人,那曾有公人服侍罪人。好意叫他洗腳,顛倒嫌冷嫌熱,卻不是好心不得好報(bào)!
159、好心當(dāng)作驢肝肺。
你看,我好心當(dāng)作了驢肝肺,你倒訕起我來!恁說我去吧。(《金瓶梅》二十八回)
160、好死不如賴活著。
“今已無家可歸,不如早些死了,省得在此出丑。”朱信道:“好死不如惡活!不可如此。”(《醒世恒言》卷十七)
161、好事不出門,壞事一股風(fēng)。
自古道,“好事不出門,惡事傳千里。”不到半月間,街坊鄰舍都曉得了,只瞞著武大一個(gè)不知。(《水滸傳》二十四回)
162、好話不背人,背人沒好話。
見河北《南皮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歌謠》(1932年版),又見河北《清河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方言》(1934年版)
163、好話當(dāng)作耳邊風(fēng)。
言吾善者,不足為喜;言吾惡者,不足為怒。只當(dāng)耳邊風(fēng)過去便了。(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三)
164、好貨不便宜,便宜沒好貨。
如果便宜了,太太一定要鬧著說:“便宜沒好貨,這藥是吃了不中用的。”(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四十九回)
165、求人不如求自己。
《論語·衛(wèi)靈公篇》:子曰:“君子求諸己,小人求諸人。”
《文子·上德篇》:“怨人不如自怨,求諸人不如求諸己。”
常言道:“求人不如求自己,假如樊朋友一年不來,也等一年不成?”(《隋唐演義》八回)
166、兩個(gè)肩膀杠著一張嘴。
只可笑我張金鳳定親的時(shí)候,我兩個(gè)都是兩個(gè)肩膀杠張嘴。此外,我有的就是我家拉車的那頭黃牛,他有的就是他那沒有主兒的幾個(gè)馱騾。(《兒女英雄傳》二十六回)
167、遠(yuǎn)水解不了近渴。
《韓非子·說林》:“失火而取水于海,海水雖多,必不滅矣。遠(yuǎn)水不救進(jìn)火也。
陳師道詩:“不應(yīng)遠(yuǎn)水救近渴,空倉四壁雀不鳴。”
秦鐘道:“這也容易,只是遠(yuǎn)水解不得近渴,——”說著一口吹了燈,滿屋里漆黑。(《紅樓夢》十五回)
168、遠(yuǎn)親不如近鄰。
常言道,“遠(yuǎn)親不如近鄰”,休要失了人情。(《水滸傳》二十四回)
又見河北《南皮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歌謠》:“遠(yuǎn)親不如近鄰,近鄰不如對門。”
169、蒼蠅不叮無縫的蛋。
你沒借銀,卻問你討?自古蒼蠅不鉆那無縫兒的蛋,快休說此話。ā督鹌棵贰肥呕兀
170、男大當(dāng)婚,女大當(dāng)嫁。
常言道:“男大當(dāng)婚,女大當(dāng)嫁;不婚不嫁,弄出丑吒。”(《喻世明言》卷四)
男大須婚,女大須嫁,古今常理。我為你母親,事當(dāng)稟命于我。(《三國演義》五十四回)
171、說風(fēng)就是雨。
也沒見我們這位呆爺,“聽風(fēng)就是雨”,往后怎么好。ā都t樓夢》五十七回)
172、坐山觀虎斗。
語出《史記·張儀列傳》。
173、身正不怕影子歪。
這話若說在姑娘一頭驢兒一把刀的時(shí)候,必想著“心正不怕影子斜,腳正不怕倒踏鞋”。(《兒女英雄傳》二十六回)
174、紅花還得配個(gè)綠葉。
俗語說得好:“牡丹雖好,全仗綠葉扶持”,太太們不虧了鳳丫頭那些人還幫著嗎?(《紅樓夢》一百一十回)
175、初生牛犢不怕虎。
天祥年方十七歲,正所謂:“初生牛犢不怕虎”,催開戰(zhàn)馬,搖手中槍沖殺過來。(《封神演義》七十三回)
176、沒有不透風(fēng)的墻。
見河北《南皮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歌謠》。
177、沒有家賊引不來外鬼。
如今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背著我嚼說我的不少,就差你來說我了!可知沒家賊引不出外鬼來。……你們看著你家什么石崇鄧通。把我王家的地縫子掃一掃,就夠你們過一輩子了。(《紅樓夢》七十二回)
178、沒有金剛鉆,就別攬破家罐。
胡氏笑道:“一定沒有的話,我要沒有那金剛鉆就不攬那瓷器了。”(《陳公案》十七回)
179、沒吃過豬肉,還沒聽過豬哼哼?
你也太操心了!難道大爺比咱們還不會用人?偏你又怕他不在行了。誰都是在行的?孩子們這么大了,“沒吃過豬肉,還見過豬跑”?
180、消閑收拾,忙時(shí)用。
《說郛續(xù)卷》:諺云,忙家不會,會家不忙。嘗聞東郡敖靜之云,槐花黃,舉子忙,閑時(shí)做下忙時(shí)用,管啥槐花黃不黃。
181、良藥苦口,忠言逆耳。
《孔子家語·六本》:孔子曰:“藥酒苦于口而利于病,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。”
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今始入秦,即安其樂,此所謂“助紂為虐”。且“忠言逆耳利于行,毒藥苦口利于病”,愿沛公聽樊噲言。
竊聞良藥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。(《三國演義》六十回)
182、君子動口不動手
有什么話,我們當(dāng)面講講開,俗語說得好,叫做是“君子動口,小人動手”,這么你二位連這兩句話也不曉得嗎?(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四十四回)
183、君子成人之美
《論語·顏淵篇》:子曰:“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惡;小人反是。”
員外你不肯添,那秀才不肯去,叫我中間做人也難。便好道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惡。(鄭廷玉《冤家債主》雜劇第二折)
184、雞兒不尿尿,各有屈曲道。
《通俗常言疏證·動物》:雞子不撒尿,各有去處。
又見河北《清河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方言》(1934年版)。
185、張家長,李家短。
那婆子吃了許多酒,口里只管夾七帶八嘈,正在那里張家長,李家短,說白道綠。(《水滸傳》二十一回)
186、紙里包不住火。
見河北《南皮縣志·風(fēng)俗志·歌謠》(1932年版)。
187、碰了一鼻子灰。
趙姨娘來時(shí),興興頭頭,誰知抹了一鼻子灰,滿心生氣,又不敢露出來,只得訕訕的出來了。(《紅樓夢》六十七回)
188、拆東墻,補(bǔ)西墻。
清·錢大昕《恒言錄》卷六:“拆東補(bǔ)西,寒山子詩也。”
189、王婆子買瓜,自賣自夸。
見河北《清河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方言》(1934年版):“買瓜的不說瓜苦。”
190、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。
《漢書·枚乘傳》:“欲人勿聞,莫若勿言;欲人勿知,莫若勿為。欲湯之滄,一人炊之,百人揚(yáng)之,無益也。”
常言說得好,若要不知,除非莫為。(《三國演義》五十四回)
191、斬草要除根。
《左傳·隱公六年》:“為國家者,見惡如農(nóng)夫之務(wù)去草焉。芟夷蘊(yùn)崇之,絕其根本,勿使能殖,則善者信矣。”
若不斬草除根,必為喪身之本。(《三國演義》二回)
192、明人不做暗事。
我不是夜耗子成精,明人不做暗事。(《西游記》八十四回)
你同個(gè)男子合伙營生,男女相處就多年,一定配為夫婦了。自古明人不做暗事,何不帶頂髻兒?還好看相。(《古今小說》卷二十八)
193、虎毒不食子。
唐·聶夷中詩:“餓虎不食子,人無骨肉恩。”
常言道:“虎毒不吃兒”。憑著我花言巧語,嘴伶舌便,哄他一哄,好道也罷了。(《西游記》二十七回)
194、知人知面不知心。
楊雄聽了,心中火起,便罵道:“畫龍畫虎難畫骨,知人知面難知心”,這廝倒來我面前又說海奢黎許多事,說得個(gè)沒巴鼻。眼見得那廝慌了,便先來說破,使個(gè)見識。(《水滸傳》四十五回)
195、秀才不出門,能知天下事。
《老子》四十七章:“不出戶,知天下;不窺牖,見天道。”
張衡《思玄賦》:“不出戶而知天下兮,何必歷遠(yuǎn)而劬勞。”
196、肥水不流外人田。
只老兄這會短收了五萬兩,實(shí)差得遠(yuǎn)。俗語說得好:“肥水不過別人田”,彼此甥舅情分,將來老兄案情妥了,再回廣東,還有個(gè)好處,也未可定。(《廿載繁華夢》二回)
197、狗嘴里吐不出象牙。
父親和這等東西有什么好話,講出什么理來,狗嘴里吐不出象牙。(元《遇上皇》雜劇第一折)
寶釵笑道:“不用問,狗嘴里還有象牙不成!”(《紅樓夢》四十二回)
198、虱子多了不癢,債多了不愁。
男大須婚,女大當(dāng)嫁;虱多不癢,債多不愁。(《夢筆生花·杭州俗語雜對》)
199、磚頭瓦塊也有翻身的時(shí)候。
這叫做瓦片也有翻身日,只爭來早與來遲。(《夢筆生花·弦索樂府》)
《通俗常言疏證·禍福》:今江北人云:城河里磚頭也有翻身日。
200、衣來伸手,飯來張口。
我的奶奶,你飯來張口,水來濕手,這等插金戴銀,呼奴使婢,又惹什么氣?(《金瓶梅》七十六回)
你們深宅大院,“水來伸手,飯來張口”,只知雞蛋是平常東西,那里知道外頭買賣的行市呢?(《紅樓夢》六十一回)
201、樹大招風(fēng)。
可憐!可憐!你死該當(dāng),只難為唐僧、八戒與那小龍化馬一場!這正是樹大招風(fēng)風(fēng)撼樹,人為名高名喪人。(《西游記》三十三回)
202、掛羊頭,買狗肉。
《晏子春秋·內(nèi)篇雜下》:君使服之于內(nèi)而禁之于外,猶懸牛頭于門而賣馬肉于內(nèi)也。
《后漢書·光武帝記》:“懸羊頭,賣馬脯。”
你見行市緊早母豬災(zāi)。懸羊頭,賣狗肉,賴人財(cái),依仗著秤兒小,刀兒快。(《三寶太監(jiān)下西洋》七十七回)
203、貴人多忘事。
五代王定寶《唐摭言·圭恨》:王冷然御史與高昌宇書,儻也貴人多忘,國事難朝,使仆一朝出其不意,與君并肩臺閣,側(cè)眼相視。
這些話我也省得。這一向我早忘了一半也,只是貴人多忘事。(元宮大用《范張雞黍》雜劇第一折。
204、將軍不下馬。
隨何也,你怎么不言語,不承領(lǐng)。從今后將軍不下馬,各自奔前程。(《漢高祖濯足氣英布》雜劇第二折)
205、看人下菜碟子
你是我們家銀子錢買了來學(xué)戲的,不過娼婦粉頭之流,我家下等奴才也比你高貴些!你都會“看人下菜碟兒” !寶玉要給東西,你攔在里頭,莫不是要了你的了?(《紅樓夢》六十回)
206、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
《呂氏春秋·離俗覽·上德》:夫種麥而得麥,種稷而得稷。人不怪也。
《涅槃經(jīng)》:種瓜得瓜,種李得李。
《呂語集萃·存養(yǎng)》:種豆,其苗必豆;種瓜,其苗必瓜。
朝看釋伽經(jīng),暮念華嚴(yán)咒。種瓜還得瓜,種豆還得豆。(《水滸傳》四十五回)
207、急驚風(fēng)遇了個(gè)慢郎中。
《夢筆生花·杭州俗語雜對》:“窮官兒強(qiáng)如富百姓,急驚風(fēng)遇著慢郎中。
208、說曹操,曹操到。
呂布聽說,棄了曹操,縱馬向前追趕。(《三國演義》十二回)毛宗崗評:“見了曹操,反問曹操,舍卻曹操,別趕曹操。諺云:方說曹操,曹操就到。當(dāng)面錯(cuò)過,豈不好笑。”
無巧不成書。說到曹操,曹操就到。(《孽;ā范呕兀
209、前人栽樹,后人乘涼。
《通俗編·俚語集對》:“今年種竹,來年吃筍;前人栽樹,后人乘涼。”
210、前言不搭后語。
怎么這些書上,凡有這樣的事,就只小姐和緊跟的丫頭知道?你們想想,那些人都是管做什么的?可是前言不搭后語了不是?(《紅樓夢》五十四回)
211、養(yǎng)兒為的是防備老。
《陔余叢考》:卷四十三:“養(yǎng)兒防老,積谷防饑。”
212、給上個(gè)棒槌就當(dāng)(真)針哩。
鳳姐道:“我那里管得上這些事來,見識又淺,嘴又笨,心又直率,‘人家給個(gè)棒槌,我就拿著認(rèn)作針’了。”
213、真人不露相。
《通俗常言疏證·頭面》:“真人不露相,露相不真人。”
悟空,這里人家,識得我們道成事完了。自古道“真人不露相,露相不真人。”恐為久淹,失了大事。(《西游記》九十九回)
214、真人面前不說假話。
干娘,真人面前饒不得假話,旱地上打不得拍浮,你便約了一日,帶了小娘子和從嫁錦兒來梅家橋下酒店里等。(《京本通俗小說·西山一窟鬼》)
215、惡人自有惡人磨。
《野獲編》:近時(shí)陸少白起,太倉人,有膂力,倔強(qiáng)使氣,與同里吳慎庵之彥有違言。陸鑄一鐵尺,置懷中,上刻此尺專打吳之彥。吳畏之,遷居于鄉(xiāng)。吳為王翕州從甥,偶問曰:“少白乃欲死我,甥何罪?”王笑曰:“子誠無罪,但諺云,惡人自有惡人磨,則二君是也。”
216、破財(cái)消債。
俗語說,“破財(cái)就是擋債”,且這幾萬銀子,縱然不拿來辦礦,究從哪里向姓梁的討回?休再說吧。ā敦ポd繁華夢》二十二回)
217、捉賊要捉贓,捉奸要捉雙。
官司是他打的嗎?我告了他,他問憑據(jù)呢?“捉賊捉贓,捉奸拿雙”,拿不住,反咬一口,就受不得了。(劉鶚《老殘游記》十九回)
218、賊走了關(guān)門。
罷!罷!賊去了關(guān)門,那里去趕?便趕得著時(shí),也問他取不成。(《水滸傳》五回)
219、拿雞蛋往石頭上碰。
《墨子·貴義》:“以其言非吾言者,是猶以卵投石也;盡天下之卵,其石猶是也,不可毀也。”
《荀子·議兵》:“以桀詐堯,譬之若以卵投石,以指撓沸。”
平兒遂欠身接了,因指眾媳婦悄悄說:“你們鬧的不象了。……你們就這么大膽子小看他,可是雞蛋往石頭上碰!”眾人都忙道:“我們何嘗敢大膽,都是趙姨娘鬧的。”(《紅樓夢》五十五回)
220、剜了心頭肉。
路過一家田地,把滿田長的油菜,踏得來如牛耕一般。當(dāng)下田主見了,好似心頭剜去了一塊肉,拼命的上前阻擋。(《官場維新記》六回)
221、高不成,低不就。
況且你的青春已蹉跎過了,若再高不成,低不就,以后年紀(jì)越來越大,求親的越少,那時(shí)恐怕惶悔不及了。(《官場維新記》十一回)
222、病急亂投醫(yī)。
寶玉笑道:“阿彌陀佛!寧可好了罷!”紫鵑笑道:“你也念起佛來,真是新聞!”寶玉笑道:“所謂‘病急亂投醫(yī)’了。”(《紅樓夢》五十七回)
223、家丑不可外揚(yáng)。
潘婆道:“不好!常言道,家丑不可外揚(yáng)。若還一打,鄰里都要曉得了,傳說開去,誰肯來娶她。”(《醒世恒言》卷十六)
224、家有千口,主事一人。
茶是不喝了,卻那敢生受,須知俗語說:“家有千口,主事一人”,就是瞧我不起。本該賞個(gè)戀兒到府里和我們相見,今兒不敢勞你貴步,倒是我們先來拜見你了。(《廿載繁華夢》九回)
225、請將不如激將。
八戒又思量道:“請將不如激將,等我激他一激。”(《西游記》三十一回)
226、誰是你肚子里的蛔蟲?
[柳隆卿云]俺等了一早起,沒有吃飯哩。
[揚(yáng)州奴云]不曾吃飯哩,你可不早說,誰是你肚里蛔蟲。與你一個(gè)銀子,自家賣飯吃去。(元秦簡夫《東堂老》雜劇第一折)
227、黃泉路上無老少。
見《夢筆生花·弦索樂府》。
228、睜一眼閉一眼。
我倒一個(gè)眼睜著,一個(gè)眼閉著,容過你去罷了,你倒來尋我。ā缎咽酪鼍墏鳌肺迨兀
229、眼不見,心不煩。
幾時(shí)我閉了眼,斷了這口氣,任憑你們兩個(gè)冤家鬧上天去,我“眼不見,心不煩”,也就罷了。(《紅樓夢》二十九回)
230、眼不見為凈。
俗語說得好,眼不見為凈。今人疑食物不潔者,往往有是語。(《奈何天》雜劇)
231、眼睛里沒人。
上頭出了幾日門,你們就無法無天的了,眼珠子里就沒有人了。(《紅樓夢》五十八回)
232、眼睛長在天門上了?
《通俗編·俚語集對》:“眼睛生在額角上,卵子縮在太陽里。”
233、寅年吃了卯糧。
我打諒璉兒管事,在家自有把持,豈知好幾年里,已經(jīng)“寅年吃了卯年”的,還是這樣裝好看!(《紅樓夢》一百零六回)
234、騎著驢找驢。
鄭志鴻《常語尋源》引《傳燈錄》:大安曰:“欲求識佛,何者為先?”百丈曰:“參禪有二病。一是騎驢覓驢,二是騎驢不肯下。”
235、閻王好見,小鬼難求。
閻王好見,小鬼難當(dāng),旁邊若有人幫襯,敲敲邊鼓,用一個(gè)錢,可得兩錢之益。(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十九回)
236、敢怒不敢言。
唐·杜牧《阿房宮賦》:“使天下之人,不敢言而敢怒,獨(dú)夫之心,日益驕固。”
237、強(qiáng)龍不壓地頭蛇。
錢大昕《恒言錄》卷六:“強(qiáng)龍不壓地頭蛇。”
自古道:“強(qiáng)龍不壓地頭蛇”,他在唇齒肘臂之間,早晚生心,如何防備?(《桃花扇》卷三第二十六出)
238、朝里有人好做官。
恰恰的被一個(gè)旁不相干的有心人所見了,倒著實(shí)的在那里關(guān)切,正暗合了朝里有人好做官的那句俗話。(《兒女英雄傳》三十三回)
239、跑了和尚跑不了廟。
你不要慌,“躲得和尚躲不得寺”,我自然有個(gè)料理。(《儒林外史》五十四回)
240、雷聲大,雨點(diǎn)小。
賊沒廉恥的貨,頭里那等雷聲大,雨點(diǎn)小,打哩亂哩,及到其間,也不怎么的。(《金瓶梅》二十回)
241、跳進(jìn)黃河洗不清。
大約說破了嘴也沒人信,跳在黃河也洗不清。(《兒女英雄傳》二十二回)
242、嫁出去的女子潑出去的水。
俗語說的:“嫁出去的女孩兒潑出去的水”,叫我能怎么呢?(《紅樓夢》八十一回)
243、嫁雞隨雞,嫁狗隨狗。
你難道沒聽見人說,“嫁雞隨雞,嫁狗隨狗”,那里個(gè)個(gè)都象你大姐姐做娘娘呢?(《紅樓夢》八十一回)
245、墻倒眾人推。
一個(gè)病人也不知可憐可憐。他雖好性兒,你們也該拿出個(gè)樣兒來,別太過逾了,“墻倒眾人推” !
246、瘦死的駱駝比驢大。
我們也知道艱難的,但只俗語說的:“瘦死的駱駝比馬還大”呢。憑他怎樣,你老拔一根汗毛比我們的腰還壯哩。ā都t樓夢》六回)
247、騾馬大了值錢,人大了不值錢。
見河北《清河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方言》(1934年版)
248、聰明一世,糊涂一時(shí)。
我杜子春聰明一世,懵懂片時(shí)。我家許多好親好眷,尚不禮我;這老者素?zé)o半面之識,怎么就肯送我銀子?況且三萬兩,不是當(dāng)耍的。(《醒世恒言》卷三十七)
249、聰明反被聰明誤。
蘇軾《洗兒詩》:“人皆養(yǎng)子望聰明,我被聰明誤一生。”
250、嘴上沒毛,辦事不牢。
見河北《清苑縣志·風(fēng)土·方言歌謠》(1933年版)
251、沒有不透風(fēng)的墻。
見河北《南皮縣志·風(fēng)土志·歌謠》(1932年版)